深化医改关乎民生,惠及长远。为共同商讨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推进深化医改工作,促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5月26日,巴彦淖尔市深化医改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观摩座谈会在临河区人民医院召开。
作为临河区医共体牵头单位,临河区人民医院于2018年成立了医共体,在全新医疗服务模式下,确立了“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连续服务”的合理就医理念,制定出“首诊在基层、救治在医院、康复回基层”的诊疗目标。通过互联网,临河区人民医院与28家成员单位搭建起了“远程影像实时诊断、远程心电实时诊断、远程医生会诊在线服务”等,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断的准确性,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广大百姓提供了好挂号、少花钱、少跑路的优质医疗服务。
(资料图片)
为了展现医共体建设为百姓就医带来的就医便利,会上,临河区人民医院就目前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并现场与医共体成员单位之一的临河区曙光乡卫生院进行超声、医学影像远程会诊。
临河区人民医院院长许天云说:“临河区医共体了是以临河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以28个乡镇、社区医院为枢纽,150家村卫生室为单位的,通过互联网+医疗的医疗联合体,那么我们通过十大中心,将我们临河区人民医院的三级诊疗技术下沉到28家乡镇医院,让我们辖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我们临河区人民医院三级的诊疗技术水平,使我们辖区的老百姓可以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留在乡镇、大病90%可以留到我们区人民医院,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了辖区内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
同时,市直各医疗机构、各旗县区卫健委就本地区、本单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及下一步发展思路进行汇报。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深化医改工作,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等一些关键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尤其是五原县和临河区的紧密型医共体与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市深化医改成效迈出了可喜一步。
当前,医改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聚焦全市深化医改的难点、堵点和关键点,以落实自治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任务为抓手,加大攻坚力度,扎实推进深化医改任务落实。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进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项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推动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资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医药、医保、医疗“三医”协同治理和联动改革,切实推动深化医改落地见效,开创全市深化医改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健康巴彦淖尔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前,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临河区人民医院一楼门诊、消毒供应中心、检验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超声科、培训中心、胸痛中心病区等,临河区人民医院院长许天云就医院基本情况及医共体十大中心建设进行详细介绍,相关科室负责人分别介绍科室特色。
供稿:产业中心
校对:王婧 葛希合
审核:贾俊龙
监制:陈东升
终审:张海滨